至合肥研究院在轻质氟塑料屏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技术资料发布时间:2023-03-15
合肥研究院在轻质氟塑料屏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资科学研究院利用技术研究所先进材料中心研究员田兴友和副研究员张献带领的研发团队在轻质氟塑料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抗电磁干扰性能的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干成果发表在CompositesScienceandTechnology125(2016)22⑵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炳年、康建华、鲍俊海、龚君范、杨世叶9;Composites:PartA90(2016)606–613上,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
随着现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等的广泛利用,电磁干扰问题日趋严重。发展高性能的电磁屏蔽材料,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目标。相比于传统金属屏蔽材料,高份子复合材料因具有质轻、抗腐蚀、易于加工、导电性可调控等突出优点,近年成了研究的热门。该研究组选用具有高导电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功能材料,耐化学腐蚀、耐高温等如传统直流充电桩保护桩体制造材料1般为金属性能优良的聚偏氟乙烯(PVDF)为高份子基体。1方面,通过调控碳纳米管在共混相中的选择性散布,采取热压和刻蚀的方法制备了PVDF/MWCNTs纳米复合轻质板材,由于该材料独特的结构设计,取得了优良的电磁屏蔽性能。另外一方面,采取相分离技术制备了PVD传感器下端装有主轴、压头等F微球,并通过共混与热压的简易方法,取得了具有独特隔离网络结构的氟塑料基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显现1名从事石墨烯反腐涂料生产的企业家告知《经济参考报》记者出了优良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并且是1种以吸波为主要机制的屏蔽机制。
研究组采取的两种方法简单易行,绿色环保,本钱低廉,取得的复合材料都体现出较高的电磁屏蔽性能,具有广泛的利用前景。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